成语词目
| 解释
|
抱柱之信 |
用以表示坚守信约。 |
钓游之地 |
童年生活的地方,一般指故乡。 |
席上之珍 |
筵席上的珍品。比喻至美的义理或人才。 |
象牙之塔 |
指主张“为艺术而艺术”的资产阶级文艺家脱离社会现实的个人幻想的艺术境界。也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小天地。 |
顾复之恩 |
顾:回头看;复:反复。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。 |
俯仰之间 |
一低头,一抬头的工夫。形容时间极短。 |
掎角之势 |
原指从两方面夹攻敌人。现比喻分出兵力,造成牵制敌人或互相支援的形势。 |
者也之乎 |
者、也、之、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。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。含讽刺意。 |
不解之仇 |
解除不了的仇恨。 |
垂暮之年 |
垂:将,快要。暮:晚,老年。快要到老年。 |
负俗之讥 |
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。同“负俗之累”。 |
栋梁之才 |
比喻能担当大事的人才。 |
涸辙之鲋 |
涸:干;辙:车轮辗过的痕迹;鲋:鲫鱼。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。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。 |
池鱼之殃 |
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。 |
独得之见 |
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见解。 |
不时之需 |
不时:不是预定的时间。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需要。 |
粲花之论 |
粲花:鲜艳的花朵;论:言论。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。 |
君子之交淡如水 |
交:交情。贤者之间的交情,平淡如水,不尚虚华。 |
不根之谈 |
指没有根据的话。 |
杯羹之让 |
指受人挟持,惹人讥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