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词目
| 解释
|
一射之地 |
一箭所能达到的距离,约当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步。 |
一瓣心香 |
心香:旧时称中心虔诚,就能感通佛道,同焚香一样。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(用在祝愿)。 |
一团漆黑 |
形容一片黑暗,没有一点光明。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。 |
一致百虑 |
一致:趋向相同;百虑:各种考虑。趋向虽然相同,却有各种考虑。儒家指虑虽种种,理归于一。 |
一张一弛 |
意思是宽严相结合,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。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。 |
一改故辙 |
彻底改变走惯了的老路。指坚决走上新路。 |
一匡天下 |
匡:纠正;天下: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,即整个中国。纠正混乱局势,使天下安定下来。 |
一吠百声 |
即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。 |
一画开天 |
相传伏羲画八卦,始于干卦三之第一画,干为天,故指“一画开天”。 |
一塌胡涂 |
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同“一塌糊涂”。 |
一家之辞 |
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著。同“一家之言”。 |
一泻百里 |
形容江河水势奔流直下,流得又快又远。同“一泻千里”。 |
一卧不起 |
指一生病就没有好转。 |
一无所求 |
指没有什么要求或需要。 |
一夔已足 |
夔:古贤臣名,为舜时的典乐官。夔一人已足制乐。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,有一个就足够了。 |
一叶报秋 |
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,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。同“一叶知秋”。 |
一轨同风 |
车轨相同,风俗一致。比喻国家统一。 |
一成一旅 |
成: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;旅: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。形容地窄人少,力量单薄。 |
一室生春 |
整个房间里充满了愉快欢乐的气氛。 |
一还一报 |
指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