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词目
| 解释
|
三教九流 |
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。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。 |
三省吾身 |
省:检查、反省;身:自身。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,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。 |
三言两语 |
几句话。形容话很少。 |
三年五载 |
三、五:表示大概数量;载:年。指多年。 |
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 |
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,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。比喻世事变化,盛衰无常。 |
三过其门而不入 |
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,后比喻热心工作,因公忘私。 |
三迭阳关 |
三迭:反复歌唱某一句;阳关:古关名,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。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。后也比喻离别。 |
三推六问 |
推:推究;问:审问。旧时指反复审训。 |
三写成乌 |
指古书传写易致差错。同“三写易字”。 |
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 |
比喻对学习、工作没有恒心,经常中断,不能长期坚持。 |
三对六面 |
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,办理手续或说明情由。 |
三姑六婆 |
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。 |
三妻四妾 |
妻妾众多的意思。 |
三亲六故 |
亲戚故旧的总称。 |
三不拗六 |
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。 |
三句话不离本行 |
行:行当,职业。指人的言语离不开他所从事的职业范围。 |
三纲五常 |
三纲:指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;五常:指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。 |
三寸鸟,七寸嘴 |
比喻能说会道(多用于讽刺)。 |
三心二意 |
又想这样又想那样,犹豫不定。常指不安心,不专一。 |
三头对案 |
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一起对质,讲清楚事情真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