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词目
| 解释
|
百不一存 |
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。表示丧失殆尽。 |
风不鸣条 |
和风轻拂,树枝不发出声响。比喻社会安定。 |
四不拗六 |
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的意见。 |
少不经事 |
少:年轻;更:经历。年纪轻,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。指经验不多。 |
一不做,二不休 |
原意是要么不做,做了就索兴做到底。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,就索兴做到底。 |
神不守舍 |
神魂离开了身体,比喻丧魂失魄,心神不安定。 |
华不再扬 |
已开过的花,在一年里不会再开。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。 |
词不达意 |
词:言词;意:意思。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。 |
目不暇接 |
指东西多,眼睛都看不过来。 |
人不知,鬼不觉 |
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,没有被人发觉。 |
百不失一 |
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。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,或做事有充分把握。 |
恩不放债 |
对亲人不宜放债。意指免因钱财交往而致发生怨怼。恩,指亲人。 |
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 |
靡:无;初:开始;鲜:少;克:能。事情都有个开头,但很少能到终了。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。 |
海不扬波 |
比喻太平无事。 |
急不暇择 |
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。 |
高不可攀 |
攀:抓住高处的东西向上爬。高得手也攀不到。形容难以达到。也形容人高高在上,使人难接近。 |
鞍不离马背,甲不离将身 |
甲:铠甲。马不卸鞍,人不解甲。处于高度警惕状态。 |
目不识丁 |
连最普通的“丁”字也不认识。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。 |
人不可貌相 |
不能只根据相貌、外表判断一个人。 |
供不应求 |
供:供给,供应;求:需求,需要。供应不能满足需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