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成语词目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左书右息 | 比喻倒行逆施。 |
| 摊书拥百城 | 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。同“摊书傲百城”。 |
| 读书得间 | 间:间隙。比喻窍门。读书得了窍门。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,心领神会。 |
| 丹书白马 |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,宰白马歃其血,以示坚守誓约,后人称为“丹书白马”。 |
| 知书达礼 | 知、达:懂得。有文化,懂礼貌。形容有教养。 |
| 著书立说 | 立:创立、提出;说:主张,学说。从事写作,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。 |
| 弃书捐剑 | 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。 |
| 鱼书雁帛 | 泛指书信。 |
| 通书达礼 | 指通诗书,懂礼仪。 |
| 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 | 见:显现。读书上百遍,书意自然领会。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。 |
| 鱼书雁帖 | 泛指书信。 |
| 读书君子 | 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。 |
| 拥书南面 | 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。同“拥书百城”。 |
| 郢书燕说 | 郢: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;书:信;燕:古诸侯国名;说:解释。比喻牵强附会,曲解原意。 |
| 拥书百城 | 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。 |
| 燔书阬儒 | 焚毁典籍,坑杀书生。同“焚书坑儒”。 |
| 诗书发冢 | 比喻口是心非、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。 |
| 燔书坑儒 | 焚毁典籍,坑杀书生。同“焚书坑儒”。 |
| 着书立说 | 着:写作;立:成就;说:学说。写书或文章,创立自己的学说。 |
| 以书为御 | 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。比喻死守教条,难以成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