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词目
| 解释
|
不赞一词 |
一句话也不说。 |
不亦乐乎 |
乎: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,这里相当于“吗”。用来表示极度、非常、淋漓尽致地意思。 |
不教而杀 |
教:教育;杀:处罚,杀死。不警告就处死。指事先不教育人,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。 |
不问青红皂白 |
比喻不分是非,不问情由。 |
不绝如发 |
形容局势危急,象差点兒就要断掉的发丝一样。 |
不逞之徒 |
不逞:不得志,不如意;徒:人(含贬义)。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。 |
不甘寂寞 |
形容不甘心被冷落或急于想参与某件事情。 |
不念旧恶 |
念:记在心上。不计较过去的怨仇。 |
不敢掠美 |
掠:掠夺。不敢掠夺旁人之美。 |
不教而诛 |
教:教育;诛:处罚,杀死。不警告就处死。指事先不教育人,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。 |
不越雷池 |
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。同“不敢越雷池一步”。 |
不切实际 |
指不符合实际。 |
不近道理 |
不近人情,不讲道理。 |
不可逾越 |
逾:越过。不可能超过或不可能越过。 |
不茶不饭 |
不思饮食。形容心事重重。 |
不愤不启 |
愤: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。启:启发。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,不去启发他。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。 |
不服水土 |
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。 |
不谋而同 |
谋:商量;同:相同。事先没有商量过,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。 |
不讳之门 |
讳:忌讳。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。 |
不可胜纪 |
不能逐一记述。极言其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