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成语词目 | 解释 |
|---|---|
| 一献三售 | 指人臣过蒙宠幸。同“一献三酬”。 |
| 一国三公 | 公: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。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。比喻事权不统一,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。 |
| 一时伯仲 | 指两人水准才能难分高下。伯仲,指兄弟。 |
| 一口同声 | 犹一口同音。 |
| 一笑一颦 | 指脸上的表情。同“一颦一笑”。 |
| 一知片解 | 犹一知半见。指不成熟的一点见解。 |
| 一表人物 | 形容容貌英俊。表,仪表。 |
| 一岁九迁 | 岁:年;迁:官职升迁。一年之内升迁九次。比喻官职升得极快。 |
| 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 | 一方面高兴,一方面又害怕。 |
| 一朝之患 | 突然发生的祸患。 |
| 一身五心 | 比喻杂念很多。 |
| 一笑百媚 | 形容美人的笑态。 |
| 一坐一起 | 犹言一举一动。指人的每一个动作。 |
| 一见倾心 | 倾心:爱慕。初次见面就十分爱幕。 |
| 一身两头 | 一个人同时有两个主张。比喻无所适从。 |
| 一差半错 | 指变故,差错。 |
| 一无长物 | 一无:全无;长物:多余的东西。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原指生活俭朴。现形容贫穷。 |
| 一尘不到 | 形容清净纯洁。 |
| 一日千丈 | 形容形势发展极为迅速。 |
| 一人善射,百夫决拾 | 古谚语,意思是为将者善战,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。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,则其众必起而效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