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词目
| 解释
|
连理之木 |
不同根的树木而枝干连生在一起。古时认为是吉祥的征兆。 |
一家之言 |
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著。 |
盐梅之寄 |
比喻可托付重任。 |
仁义之师 |
师:军队。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。亦作“仁义之兵”。 |
割襟之盟 |
割襟:指腹为婚时,各自割下衣襟,彼此珍藏作为信物。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。 |
盗跖之物 |
跖:人名,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,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,代指坏人;物:物品。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。 |
丘山之功 |
比喻功绩伟大。 |
咄嗟之间 |
一呼一诺之间,表示时间极短。 |
曹社之谋 |
社:曹之国社。后指灭亡他人国家的阴谋。 |
蒲柳之质 |
蒲柳:水杨,秋天凋谢早。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。 |
不祥之兆 |
兆:预兆。不吉利的预兆。 |
股掌之上 |
在大腿和手掌上面。比喻在操纵、控制的范围之内。 |
黄垆之痛 |
垆:放酒瓮的土墩子;黄垆:黄公酒垆;痛:悲痛。收集亡友的话。 |
井蛙之见 |
比喻狭隘短浅的见解。 |
塞翁之马 |
塞马。比喻得失无常,祸福相倚。 |
知遇之恩 |
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。 |
寡人之疾 |
寡人:古代君主的自称;疾:病,毛病。古代君王的通病——好色。 |
金石之策 |
形容如同金、石一般经久而稳定的策略。 |
惊弦之鸟 |
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。同“惊弓之鸟”。 |
崤函之固 |
比喻地势十分险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