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词目
| 解释
|
是非之心 |
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。 |
一射之地 |
一箭所能达到的距离,约当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步。 |
斧钺之诛 |
钺:古代兵器,像大斧;诛:杀戮,杀死。用斧、钺杀人的刑罚。泛指死刑。 |
在天之灵 |
尊称死者的精神。 |
池鱼之虑 |
指担忧无端受累遭灾。 |
田父之功 |
比喻两者相争,第三者得利。 |
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 |
子:对别人的称呼;矛: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;盾: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。比喻拿对方的观点、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。 |
在色之戒 |
指色欲方面的戒忌。 |
渑池之功 |
渑池:古城名,在今河南渑池县南。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,为赵国立下功勋。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。 |
绕梁之音 |
形容歌声美妙动听,长久留在人们耳中。参见“余音绕梁”。 |
一方之任 |
负一方面责任的职务。 |
出纳之吝 |
舍不得拿出去,出手小气。 |
美芹之献 |
用以自谦所献菲薄,不足当意。 |
成风之斫 |
形容技艺高超。同“成风尽垩”。 |
百足之虫,至断不蹶 |
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。同“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”。 |
市井之臣 |
市井:古时称做买卖的地方。旧指城市里的老百姓。 |
隋侯之珠 |
隋:古国名。比喻珍贵的物品。 |
倏忽之间 |
倏:忽然,极快地。指极短的时间。 |
天人之际 |
天:自然规律;人:人事;际:际遇。自然和人事之间的相互关系。 |
乌衣之游 |
指亲属间文酒赏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