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词目
| 解释
|
廉而不刿 |
廉:廉洁;刿:割伤,刺伤。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。比喻为人廉正宽厚。 |
五谷不升 |
庄稼不生长。指灾荒之年。 |
理所不容 |
道理所不能允许。 |
朽木不雕 |
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。比喻人不上进,无法成材。 |
勇者不惧 |
惧:害怕。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。 |
淡而不厌 |
比喻既不热心也不厌弃。 |
来者不善,善者不来 |
来的不怀善意,有善意的不会来。 |
忸怩不安 |
忸怩:羞惭的样子。不好意思。心里慌乱。 |
卧床不起 |
病卧床上,不能起来。 |
悔之不及 |
后悔也来不及了。 |
惶恐不安 |
内心害怕,十分不安。 |
豪末不掇,将成斧柯 |
豪,通“毫”。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,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,就很困难。 |
守正不挠 |
处理事情公平正直,不讲情面。 |
晚节不终 |
晚节:指晚年的节操。指到了晚年却不能保持节操。 |
形影不离 |
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。形容彼此关系亲密,经常在一起。 |
一介不苟 |
形容廉洁、守法,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。同“一介不取”。 |
授受不亲 |
授:给予;受:接受。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。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。 |
悍然不顾 |
捍然:凶残蛮横的样子。凶暴蛮横,不顾一切。 |
分文不直 |
直:同“值”。一分钱一文钱也不值。形容没有任何价值。 |
礼无不答 |
礼:礼数。一方以礼相待,另一方不能不以礼相报。亦指不受他人之礼,必以报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