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词目
| 解释
|
和而不唱 |
赞同别人的意见,不坚持自己的说法。 |
默而识之 |
默:不语,不说话。识:记。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。 |
显而易见 |
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,极容易看清楚。 |
乐而不荒 |
指表现的情感有节制。同“乐而不淫”。 |
推而广之 |
广:宽,大。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。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。 |
此而可忍,孰不可忍 |
这个如能容忍,还有什么不能容忍呢! |
合而为一 |
把散乱的事物合在一起。 |
廉而不刿 |
廉:廉洁;刿:割伤,刺伤。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。比喻为人廉正宽厚。 |
秘而不露 |
严守秘密,不肯吐露。 |
敏而好学 |
敏:聪明;好:喜好。天资聪明而又好学。 |
久而久之 |
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。 |
淡而不厌 |
比喻既不热心也不厌弃。 |
顾而言他 |
形容无话对答,有意避开本题,用别的话搪塞过去。同“顾左右而言他”。 |
涅而不淄 |
比喻品格高尚,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。同“涅而不缁”。 |
死而后已 |
已:停止。死了以后才罢手。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。 |
质而不野 |
质:朴素、单纯。野:粗俗。质朴而不粗俗。同“质而不俚”。 |
谲而不正 |
谲:欺诈。诡诈而不正派。 |
兼而有之 |
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。 |
死而无悔 |
就是死了也不懊悔。形容态度坚决。 |
尤而效之 |
指明知其为错误而有意仿效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