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词目
| 解释
|
三月不知肉味 |
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。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。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。 |
水洩不通 |
汇:排泄。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。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。同“水泄不通”。 |
言行不一 |
说的是一套,做的又是另外一套。 |
文风不动 |
一点儿也不动。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。 |
无坚不陷 |
形容力量非常强大,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。同“无坚不摧”。 |
只骑不反 |
比喻全军覆没。同“只轮不反”。 |
下愚不移 |
移:改变。下等的愚人,决不可能有所改变。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。也指不求上进,不想学好。 |
意想不到 |
料想不到,没有料到。 |
井水不犯河水 |
比喻各管各的,互不相犯。 |
无乎不可 |
犹无可无不可。指听任。 |
心术不正 |
指人用心不忠厚,不正派。 |
晚节不保 |
晚节:指晚年的节操。已经到了晚年却未能保住自己的节操。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。 |
一动不如一静 |
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,还是不做为好。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 |
举措不当 |
措施不得当。 |
无幽不烛 |
黝暗处无不被照亮。比喻明察隐微。 |
迅雷不及掩耳 |
雷声来得非常快,连捂耳朵都来不及。比喻来势凶猛,使人来不及防备。 |
帷幕不修 |
家门淫乱的讳语。同“帷薄不修”。 |
一跌不振 |
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。同“一蹶不振”。 |
冒大不韪 |
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。同“冒天下之大不韪”。 |
人事不醒 |
指昏迷不醒,失去知觉。同“人事不省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