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词目
| 解释
|
无所不通 |
通:通晓。没有什么不通晓。形容知道的东西很多。 |
玉石不分 |
比喻好坏不分。 |
龃龉不合 |
龃龉:上下牙齿不相配合。喻意思不合,有分歧。 |
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 |
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,整盘棋就输了。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,结果导致整个失败。 |
一言不发 |
一句话也不说。 |
坐怀不乱 |
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,没有发生非礼行为。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。 |
绝口不道 |
指闭口不谈。 |
述而不作 |
述:阐述前人学说;作:创作。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,自己不创作。 |
一物不知 |
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。比喻知识尚有欠缺。 |
言行不贰 |
犹言言行一致。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。 |
一定不移 |
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,后形容事理正确,不可改变。同“一定不易”。 |
洗手不干 |
把手洗干净休息了。 |
万夫不当之勇 |
当:抵挡。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。形容非常勇敢。 |
上方不足,下比有余 |
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。 |
赏罚不明 |
赏罚不清楚不明白。该奖赏的不奖赏,该惩罚的不惩罚。 |
遵而不失 |
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违失。 |
高而不危 |
身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。 |
人事不知 |
指昏迷不醒,失去知觉。同“人事不省”。 |
言之不文,行之不远 |
文章没有文采,就不能流传很远。同“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”。 |
一尘不缁 |
犹一尘不染。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,坏风气的影响。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、干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