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词目
| 解释
|
迷而知返 |
迷路后知道回来。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。 |
视而不见 |
指不注意,不重视,睁着眼却没看见。也指不理睬,看见了当作没看见。 |
神而明之 |
指表面玄妙的事理。 |
质而不俚 |
质:朴素、单纯。俚:粗俗。质朴而不粗俗。亦作“质而不野”。 |
秀而不实 |
秀:庄稼吐穗开花;实:结果实。开花不结果。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,实际并无成就。 |
遵而勿失 |
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违失。 |
贪而无信 |
贪婪而又不守信用。 |
磨而不磷,涅而不缁 |
磨了以后不变薄,染了以后不变黑。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。 |
迷而知反 |
迷路后知道回来。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。 |
坐而待弊 |
坐着等死。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措施。 |
迷而不反 |
迷路后不知回来。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。 |
言而无文,行之不远 |
文章没有文采,就不能流传很远。同“言之无文,行之不远”。 |
引而不发 |
引:拉弓;发:射箭。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。比喻善于启发引导。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,以待时机。 |
述而不作 |
述:阐述前人学说;作:创作。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,自己不创作。 |
高而不危 |
身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。 |
遵而不失 |
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违失。 |
死而复生 |
死去了又活过来,形容生命不息。 |
死而无怨 |
即使死了,也毫不怨恨。形容心甘情愿。 |
食而不化 |
吃了没有消化。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,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。 |
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 |
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,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。形容不重视,不注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