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词目
| 解释
|
三沐三熏 |
再三沐浴熏香。表示郑重或虔敬。亦作“三沐三熏”。 |
三环五扣 |
形容捆绑结实。 |
三折肱为良医 |
几次断臂,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。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,富有经验,自能造诣精深。 |
三徙成国 |
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。同“三徙成都”。 |
三脚两步 |
①形容走得快。②指走不多远。 |
三节两寿 |
旧俗对于塾师,逢端午节、中秋节、年节及孔子诞辰,塾师生日,均各加送束脩一月,称为三节两寿。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。 |
三牲五鼎 |
旧时形容祭品丰盛。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。 |
三徙成都 |
相传舜三度迁移,百姓慕德而从,所至处自成都邑。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。 |
三拳不敌四手 |
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。 |
三分似人,七分似鬼 |
詈词。骂人长相难看。 |
三十六行 |
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。 |
三差两错 |
比喻偶然的差错。 |
三言两句 |
几句话。形容话很少。同“三言两语”。 |
三平二满 |
比喻生活过得去,很满足。 |
三清四白 |
指非常清白。 |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 |
原指无力抵抗敌人,以逃走为上策。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,没有别的好办法,只能出走。 |
三月不知肉味 |
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。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。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。 |
三回九转 |
①形容曲折回荡。②犹三番五次。 |
三寸不烂之舌 |
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。 |
三日新妇 |
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,举止不得自专。因以喻行动备受拘束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