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成语词目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垂涎三尺 | 口水挂下三尺长。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。也形容非常眼热。 |
| 三吐三握 | 以之为求贤殷切之典。 |
| 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 | 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,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、酝酿的。 |
| 日上三竿 | 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。形容太阳升得很高,时间不早了。也形容人起床太晚。 |
| 日高三丈 | 犹日上三竿。形容太阳升得很高,时间不早了。也形容人起床太晚。 |
| 火冒三丈 | 形容愤怒到极点。 |
| 火冒三尺 | 形容愤怒到极点。同“火冒三丈”。 |
| 不管三七二十一 | 不顾一切,不问是非情由。 |
| 读书三余 | 余: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晴之余。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。 |
| 入木三分 |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,木工刻时,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。形容书法极有笔力。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。 |
| 利市三倍 | 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。 |
| 得其三昧 | 三昧:梵语,意为正定。排除一切杂念,使心神平静,专心致志,达到悟境。引申为诀窍或精义。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,熟知精义。 |
| 避君三舍 | 指退让和回避。一舍:三十里。 |
| 河东三箧 | 指亡失的书籍。 |
| 此中三昧 | 三昧:佛教用语,梵文音译词,意思是“正定”,即屏绝杂念,使心神平静,是佛门修养之法。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。 |
| 二满三平 | 比喻生活过得去,很满足。同“三平二满”。 |
| 一日三秋 | 三秋:三个季度。意思是一天不见面,就象过了三个季度。比喻分别时间虽短,却觉得很长。形容思念殷切。 |
| 半夜三更 | 一夜分为五更,三更是午夜十二时。指深夜。 |
| 三十三天 |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| 金人三缄 |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