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成语词目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孺子可教 | 指年轻人可培养。 |
| 变俗易教 | 改变原有的习俗和教化。 |
| 不吝指教 | 不要舍不得指点教导。 |
| 桃李之教 | 指老师的教诲。 |
| 不吝赐教 | 吝:吝惜;赐:赏予;教:教导,教诲。不吝惜自己的意见,希望给予指导。请人指教的客气话。 |
| 奉令承教 | 奉:遵从;承:接受。遵从命令,接受指教。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、意图去办事。 |
| 不教之教 |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。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。 |
| 明刑弼教 | 弼:辅助。用刑法晓喻人民,使人们都知法、畏法而守法,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。 |
| 九流三教 | 泛指宗教、学术中各种流派。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。 |
| 言传身教 | 言传:用言语讲解、传授;身教:以行动示范。既用言语来教导,又用行动来示范。指行动起模范作用。 |
| 因材施教 | 因:根据;材:资质;施:施加;教:教育。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、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。 |
| 三迁之教 | 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。 |
| 少条失教 | 指没规矩,无教养。 |
| 神道设教 | 神道:本指天教,即神明之理,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。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。 |
| 移樽就教 | 樽:古代盛酒器;就:凑近。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,以便请教。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。 |
| 移风崇教 | 移转风气,崇尚教化。 |
| 易子而教 | 易:交换。交换孩子进行教育。 |
| 以法为教 | 以:用;教:教育。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。 |
| 遗风余教 |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