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词目
| 解释
|
纲举目张 |
纲:鱼网上的总绳;举:提起。把大绳子一提起来,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。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,带动其他环节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。 |
闭目塞听 |
闭上眼睛不看,堵住耳朵不听。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。 |
奔走相告 |
指有重大的消息时,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。 |
不以为耻 |
不认为是可耻的。指不知羞耻。 |
百万雄师 |
为数众多、威武雄壮的军队。 |
事不关己 |
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。 |
此起彼落 |
这里起来,那里下去。形容接连不断。 |
孤军作战 |
孤立无援的军队单独奋战。比喻单独办事,没有人支援。 |
量体裁衣 |
按照身材裁剪衣服。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。 |
冒天下之大不韪 |
不韪:不是,错误。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。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。 |
丰衣足食 |
足:够。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。形容生活富裕。 |
山穷水尽 |
山和水都到了尽头。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。 |
红装素裹 |
指衣着淡雅的妇女。也形容雪后天晴,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。 |
远见卓识 |
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。 |
头重脚轻 |
头脑发胀,脚下无力。形容身体不适。也比喻基础不牢固。 |
寸土必争 |
即使是一点点土地,也要和敌人争夺。形容对敌斗争毫不退让。 |
放之四海而皆准 |
四海: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,故称全国为“四海”;准:准确。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。 |
八公山上,草木皆兵 |
将八公山上的草木,都当作是士兵。形容极度惊恐,疑神疑鬼。 |
颠倒是非 |
是:对;非:错。把错的说成对的,对的说成错的。把是非弄颠倒了。 |
按劳取酬 |
按照劳动贡献的大小领取报酬 |